一,、活動時間
2022年9月27日09:00-10:00
二,、活動形式
線上騰訊會議號:404 891 728
三,、主 題
水下考古與中華海洋文明史
四,、主要內容
水下考古為研究中華海洋文明史提供了新視角,也為探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考古實物證據(jù)。海上絲綢之路是東、西方文明海上交流的通道。季風,、洋流、地理環(huán)境和經(jīng)濟資源是影響海上交流的重要因素,,港口,、沉船和海洋貿易品則是考古學家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力點。二十世紀下半葉水下考古的興起,,為探究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族群,、語言和宗教交流,提供了十分豐富的考古信息,。講座將圍繞有關海上絲綢之路的考古發(fā)現(xiàn)與研究,,對應于港口、沉船與海洋貿易品的考古成果,,分別以泉州港遺址,、“南海I號”沉船、龍泉窯荷葉蓋罐作重點介紹,,從考古學的視角解讀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面貌,。
五、主講人簡介
姜波,,男,,漢族,博士學位,,山東大學教授,、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。兼任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(ICOMOS)副主席,、中國古跡遺址理事會(ICOMOS-CHINA)副理事長,,國家“萬人計劃”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,,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,。主要領域為海洋考古、世界遺產(chǎn)與都城考古,。
歡迎感興趣的師生參加研討,。
聯(lián)系人:吳瓊 聯(lián)系電話:1351

人文社科研究院
2022年9月25日